身為老師,除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,還要兼顧備課、考試、與家長溝通,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學生的進度感到焦慮。如果沒有適當的紓壓方式,長期下來真的會影響自己的情緒、睡眠,甚至連身體健康都會受到影響。所以,我嘗試了許多方法,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四種我親身實測有效的紓壓方式,希望能幫助你一起擺脫焦慮與緊張,讓生活變得更輕鬆。
1. 深呼吸練習:最簡單、隨時可做的即時紓壓法
有時候在課堂上遇到突發狀況,例如學生突然大鬧或家長臨時要求開會,我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加快、呼吸變急促,這時候深呼吸真的能幫助我穩定下來。當人面對壓力時,身體會自動進入「戰鬥或逃跑」模式,透過深呼吸可以讓自律神經調節回來,讓身體慢慢放鬆。
我的深呼吸步驟
- 閉上眼睛,坐直身體,肩膀放鬆。
- 用鼻子慢慢吸氣(約四秒),讓空氣進入腹部,而不是只有胸口膨脹。
- 屏住呼吸兩秒,感受氣息的存在。
- 用嘴巴慢慢吐氣(約六秒),想像壓力隨著氣息離開身體。
- 重複五到十次,就能讓情緒穩定下來。
適合時機
- 考前緊張時
- 面對突發狀況時
- 需要快速冷靜時
2. 規律運動:最天然的快樂來源
運動後心情真的會變好,這不是心理作用,而是因為運動能促進「內啡肽」的分泌,這種快樂激素能讓人感到放鬆和愉悅。我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是慢跑和瑜珈,前者能讓我快速釋放壓力,後者則能幫助身心靈平衡。
推薦的紓壓運動
運動類型 | 適合對象 | 建議頻率 |
瑜珈 | 需要放鬆心情的人 | 每週二到三次 |
慢跑 | 喜歡流汗發洩壓力的人 | 每週三到四次 |
有氧運動 | 需要提振精神的人 | 每週三次 |
重量訓練 | 想增強自信心的人 | 每週二到三次 |
如果真的沒有時間運動,每天十分鐘的快走或拉筋也能有效減壓,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,就能讓身體和心情都變得更好。
3. 正念冥想:訓練大腦專注,減少焦慮
曾經的我,是一個超級容易焦慮的人,特別是想到課程規劃、家長溝通,甚至生活瑣事時,腦袋總是停不下來。後來我開始接觸「正念冥想」,真的改變了很多。它的概念很簡單,就是讓自己專注在「當下」,不去想未來或過去的煩惱。
我的正念冥想步驟
- 找一個安靜的空間,坐下來或躺著都可以。
- 閉上眼睛,專注於呼吸,感受空氣進出的流動。
- 思緒飄走時,不要責怪自己,而是溫柔地把注意力帶回呼吸上。
- 五到十分鐘後睜開眼睛,就能感受到思緒變得更清晰。
適合時機
- 早上起床後,讓一天更有能量
- 睡前,幫助大腦放鬆入眠
- 工作中壓力過大時
4. 書寫日記:讓壓力變得可控
有時候壓力來自於「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焦慮什麼」,這時候寫下來真的很有幫助。我會在筆記本或手機備忘錄裡記錄自己的壓力來源,這樣就能更有方向地解決問題。
我的書寫技巧
- 每天花五分鐘,寫下讓自己焦慮的事情
- 不用修飾語句,寫得越真實越好
- 試著找解決方法,即使只是微小的改變也沒關係
- 寫下今天開心的事,例如「學生今天主動跟我說謝謝」
適合時機
- 當情緒低落時
- 睡前整理一天的心情
- 需要釐清自己狀態時
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,讓生活更輕鬆
不同的紓壓方式適合不同的人,這邊幫大家整理了快速對照表:
方法 | 適合對象 | 建議時間 | 是否立即見效 |
深呼吸 | 需要快速冷靜的人 | 一到五分鐘 | 是 |
運動 | 喜歡透過活動減壓的人 | 三十分鐘以上 | 是(運動後) |
冥想 | 容易焦慮的人 | 五到十分鐘 | 否(需持續練習) |
書寫 | 需要整理思緒的人 | 五到十分鐘 | 是 |
從今天開始,我希望你也能和我一樣,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,讓生活回歸平衡。無論是深呼吸、運動、冥想,還是透過書寫整理思緒,這些方法都幫助我在繁忙的教學與生活中保持穩定的狀態。如果你也想進一步探索更多提升身心靈的方法,例如透過塔羅占卜、生命靈數了解自己,或是運用精油與蠟燭營造療癒氛圍,怡霏 Yifei 提供多種身心靈課程與工具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方式。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紓壓與自我探索的旅程,迎接更自在的每一天!